工作不开心?可能是“职业定位模糊症”

发表于2025-03-26 10:51

乍一听“职业定位模糊症”这个说法,不少人会觉得云里雾里。不过,如果我们讲到一些具体表现,相信觉得自己中招的,应该不是少数:


上大学选择专业时,没有结合自身的兴趣和爱好;

毕业后求职,盲目跟从,没有具体考虑自身的优劣势;

对目前的工作状态,抱怨连天,却又无所适从;

眼前有多个选择,但依然对自己未来职业发展没有信心……


以上这些情况,你有没有遇到呢?


改革开放以来,中国经济社会飞速发展,绝大部分人共同分享了时代发展的红利。比如,尽管千军万马过独木桥,但我们依然勤奋苦读上大学,本科不够研究生,硕士不够读博士;互联网大厂收入高,我们就不怕996;外资、国企央企收入稳定,福利待遇好,我们就努力进入体制之内。只要跟着大流走,肯定不会成为吃亏。



所以,我们喜欢听从长辈和前辈的建议,我们不适应独立思考,害怕成为不被理解的少数。对于选择专业、择业、择偶等人生重大选择,不少人是随遇而安的态度,出现职业定位模糊的情况,也是意料之内的事情。


比起了解别人,我们向内了解自己,其实显得更重要,找到自己的擅长和人生使命,才能在职场中焕然一新。


AI兴起,个人当谋势


人工智能的话题愈演愈烈,在未来,很多传统行业比如:律师、精算师、卡车司机、教师、主持人都可能消失。我们在职场中不仅面临同事和新进入者的挑战,还要面临人工智能的取代。


对此,我们需要挖掘自己的长处和潜力。木桶理论已经迭代更新,当前的竞争拼的就是长板,不足的地方,可以通过协作和互换解决。


我们很多迷惘的问题,来自于对职业行情和自身兴趣的双重不了解。归根结底,供需双方需求错位。


理想的状态,是我们将自己打造成一个产品,这个产品需要解决一个痛点才能适销对路。我们如果还坚持“姜太公钓鱼”的心态,消极等待,是很难全情投入攻坚克难的。


另一方面,如果不了解自己的兴趣特长,无视内心的真实召唤,随意进入一个不合适的行业,就会像睡在一张十层床垫下放着一枚豌豆的公主一样,任凭外表再风光,内心总会有遗憾和不甘。可惜,多年传统教育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我们发觉以及培养兴趣的能力,这方面落下的功课,需要我们现在积极弥补。


寻找到自己擅长并能享受其中的工作,并发展成自己的事业,本身就是一件幸福无比的事。它可以帮我们建立信心,并且全力投入不计较得失。眼前工作的行情已经不是AI兴起之前的那个时代,大家在一家公司就职,各司其职,兴趣?只能作为奢侈和小甜点去调剂。deepseek等人工智能的迭代,代表它们即将能代替我们,做更多脑力甚至体力的活,做自己喜欢并擅长的事,才是人真正价值的体现。

打开你的“自我”


在自我的探寻上,一方面,我们可以借助职业测评、职业倾向等工具,去了解自己的职业倾向,获得适合自己的职业岗位。另一方面,如果你的职场经历尚浅,可以请教身边职业发展有经验的朋友,听听他们职场生活的感悟和心得,从别人的故事中,找到自己的赛道。


当然,这一切是要建立在第一步,了解自我兴趣和形势判断的基础上,自己没有主张,单纯希望别人给予建议的方式,是不理性的。别人的判断终归只是参考,否则,你可能会活成别人的样子。



此外,我们可以不断扩大自己的公开象限,向市场投放自己的能量和经验,通过市场的反馈和取舍获得真实的评判。比如:可以积极参与社会协作,沉浸体验想象中的工作;做一些公开演讲,梳理自己的发展。互联网的时代带来极大程度的信息对称和公平透明,与其困在自己的设定中迷惘,不如去市场上“试错”。

  

懂得取舍


有时候,选择太多并不是一件幸福的事,尤其在各种未知的因素不确定的情况下。对此,我们应该主动去分辨,尝试,权衡利弊后做出自己的决定。不应该让别人帮自己拿主意,而在不如意的时候“甩锅”给别人。自己的人生自己都不负责,怎能指望别人来负责呢?


很多人暴饮暴食,因为他不知道何为刚好;有些人喜欢囤货,因为她不知道何为适合。增加对自己的了解,很多程度上就是在辨认自己的真实需求,这是一种珍贵的能力。


我们过可以掌控的生活,一切都是自己认真思考后的选择,我们将活出不抱怨的人生。没有人拿刀架在脖子上强迫我们怎么经营自己的生活,所有生活,是我们心甘情愿付出代价的结果。


职场关系,需要学习


对于职场困惑,有时我们会陷入到对职场关系的不适应中,并把这一点当成是入错行的原因。职场关系的学习,是我们需要学习和修炼的工作,更好的沟通,更好的企业文化适应性,以及发现真的不适合后,果断的退群。


要知道,换泳池,不会解决不会游泳的问题,所以我们究竟不舒服的痛点,需要准确判断与把握。


职场生活,涉及了人与他人、人与外界社会、人与自己内心世界的三重平衡。这也是为什么大家总说,工作是最好的修行,因为在工作中,我们可以发现更真实的自己。



END

——————PONG  CHONG ——————


排版 / 蟠桃


「精彩回顾」




更多文章 更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