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-
首页
-
心理文章
-
心理专家
-
心理测试
-
关于我们
发表于2025-07-23 08:43
“人类一思考,上帝就发笑。”这是我们越来越多人放弃思考的原因吗?
思考是什么?大脑的860亿个神经元活动。
如何思考?看到这四个字,很多人就觉得已经累了:人生这么辛苦,还要思考,不如喝啤酒吃烧烤去了。
为什么?
心理学家卡尼曼告诉我们,思考是一种认知努力,也是一份心理工作。
就像其他所有工作一样,我们中有很多人在工作越来越艰难时,会变得越来越懒惰。因为大脑天生会偷懒,很多聪明人会满足于先前的答案随之停止思考。满思考的思维方式,要求自我控制,持续的自我控制的努力并不令人愉悦。如果我们被迫或者强迫自己一次又一次重复做一件事,自控力就会出现下降的趋势。
不经训练,我们会丧失自控力。
除非你把无意识变得有意识,否则,无意识会操纵你的人生,而你将其称之为“命运”。
学而不思而莽,思而不学则殆。唯有更高级的自己,可以去理解低层级的自己,这正是“理解”这个词的精髓所在。否则,任何理解都不可能发生。
“玻璃大王”曹德旺被问起他最崇拜的人是谁,曹德旺的回答,居然是日本的卡通人物“一休”。
他解释说,“一休非常聪明,他是最会用脑用心做事情的人。”一切体力活,最后都是脑力活;一切脑力活,最后都是体力活。尤其是对聪明人而言,假如你的“脑力活”没有干到精疲力尽,一定是漏过了什么。我经常说:“一个问题,彻底想明白了,就解决了一半。”把事情想明白,特别不容易。
有的人,只是多想了一步,却轻易地拉开了和别人的距离。
一个团队里除了要有执行力强的人,还要有聪明的人。但聪明其实不是很好描述,过于主观。所以我认为,我们真正需要的是勤于思考的人。
有些需要长时间才能得到反馈的事情上,前期思考就更重要了!一个人认识到赌博是赚不到钱的,需要花很久时间才认识到,经常是好几年。让人真正认清楚他是投机的本质,需要得到的反馈数目,已经超过了一个人一生的时间。
读书和悟道也是两件事情,读书是学习或者爱好甚至包括消磨时间,悟道则是思考。读书有可能对思考有帮助但不是充要条件。思考是能悟到道的必要条件。深度思考涌现智者,智者极其罕见。一旦涌现出一个,就会在人类的星空漂浮很久。例如德鲁克之于管理:他从万物和人性的更深层面去思考管理。
周星驰之所以是周星驰,是因为他完全走心。就像被提问,他想了一分钟也想不明白,他就说,我需要想一想。
1、大量阅读为先
很多人认为他们在思考,其实他们只是重新排列了下自己的偏见。
李家同在《大量阅读的重要性》中写到:“弱势群体的孩子往往阅读量不够,而阅读量不够就缺少文化刺激,缺少刺激导致缺少思考,然后再影响判断能力,最终变成恶性循环。而不是简单的不努力不追求上进,有很多基本的常识都不知道,完全不知道努力的方向。”很多人因为一辈子都会坚持自己的错误看法和思维模式,永远不会进步,所以为何跨学科阅读和学习多么重要,一个新的思考方式会带你进入一个新世界。
人最大的悲哀,就是在低层次上早早形成认知边界。
千万不要让你的存量,变成你的障碍。就像投资腾讯一定要站的比马化腾还远,因为马化腾一路在卖。仰视企业家很难赚钱,作为投资人一定要独立思考,你的思想没有禁区,你一定是要跟企业家一样的角度甚至比他更高才能赚钱。
看一本书创办了亚马逊!贝索斯曾在华尔街从事金融软件工程方面的工作。在1994年,他告诉他的老板,他想开办一家网上书店。他的老板告诉他这是一个不错的主意,但是这个主意对于那些没有很好工作的人来说更适合,这个建议让贝索斯非常犹豫。直到贝索斯看了英国作家石黑一雄的书《长日将尽》,这本书以一个管家老年的悲伤回忆启发了贝索斯。
贝索斯决定做出”尽量减少遗憾的决定,不要让遗憾充斥。”虽然你可能会为自己错误的事情感到后悔,但更多时候遗憾来自于“没有选择的道路”,贝索斯说就像爱一个人,但从不告诉他们。“这么一想,我马上就明白应该离开创立亚马逊。”
对普通人来说,成长环境更是压倒性影响,阅读是少有的逃生通道。
2、Open mind
最难沟通的不是没有文化的人,而是满脑子标准答案的人。
爱因斯坦这样的大人物也说过,他的成就取决于四个因素,首先是自我批评,然后是好奇心、专注和毅力。
有学者认为,自我批评其实可以用一个更合适的词汇替代:Open mind。保持开放的头脑,知道自己有很多无知,知道自己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,然后好奇、专注和毅力才能帮助我们取得进步。如果没有Open mind,后三者特质,会很容易给自己掘出一口观天的深井。
3、独处思考
一些看起来外向开朗的人喜欢孤独,经常独来独往。这类人,通过独处来恢复精力;他们不是喜欢孤独,而是孤独就是他们的常态。他们跟别人相处、交流,实际上是消耗精力。
一个人独处洗澡的时候也会经常有灵感,根据《全球沐浴调查白皮书》的调查结果,72%的人在洗澡的时候会有新的思路,27%的人在淋浴时会灵感迸发,甚至有40%的受访者认为淋浴对创新思维非常有用。看来,洗澡还真是个灵感源泉!
还有研究者指出,个人长时间散步、冥想、旅行的过程,也能促进思维漫游,因而促进了创造性想法的成功孵化。
4、头脑风暴思考法
头脑风暴又称智力激励法、自由思考法,是一种激发集体智慧产生和提出创新设想的思维方法。头脑风暴方式指一群人(或小组)围绕一个特定的兴趣或领域,进行创新或改善,产生新点子,提出新办法。
《宝宝也是哲学家》中说,儿童和成人之间,有一种进化意义上的分工。儿童像人类的研发部门,一群空想的人通过头脑风暴来产生各种奇想,成人是销售和生产部门。儿童发现,成人实施。儿童想出上百万个新创意,大部分是没用的,成人则找出其中三四个好点子来付诸行动。
5、跟高手聊天来思考
高手擅长提出优秀问题启发你。
你没看错,精彩的提问很能启发思考。去年我看到有个美国议员在议会提问:怎么确保Web3.0的革命一定会发生在美国?这一句话,就代表着一种顶尖高手的思考方式。反过来,它也提醒我们思考:怎么确保下一代技术革命一定会发生在中国?
高手带给你的视角还有:告诉你这个事情应该“先看什么”。
有人问交朋友先看对方哪一点?人品、优秀、潜力、爱学习、知识渊博……有个高手回答说:交朋友第一点,就是仗不仗义!没有第一点,后面的也不重要了。
请教高手,就是请教他“先看什么”。有个人,一心想成为扑克高手。他钻研如何得到好牌,如何让自己的牌胜过对手,如何识破对手的虚张声势。他叔叔对他说,你再怎么研究,都成不了扑克高手,找个更容易玩的不就得了。
格局这个事情,比什么都重要。一般围棋高手,前三十步你都不知道他想干什么。一位象棋选手与一位围棋选手,两者的「认知复杂度」有较大差异。围棋高手很少有不聪明的。
读书也是找高手聊天,因为高手的时间,不批量不卖。
6、用想象力思考
贫穷和富裕,都会限制我们的想象力。不同的是,前者是“真的想都不敢想”,而后者是“我怎么可能想不到呢?”。第三限制我们的,还有实用主义,主要代价是牺牲了冗余和随机性,并因此而丧失了宝贵的想象力。
刘慈欣写《三体》第三部期间,曾在杭州参加了一次科幻作家笔会。大家聊“如果要把杭州彻底毁灭,应该用什么方法”,他一激动,说可以先把城市二维化,变成一幅水墨山水,再一维化,成为一根细细的丝线。大家听了都很兴奋。酒醒之后,刘慈欣很紧张。还好没有人挪用这个科幻构想。二向箔正是于2010年出版的《三体 II:死神永生》中最令人惊艳的宇宙规律武器之一。它的能力是降维攻击,将三维坍缩成二维。
诗歌就是想象力在思考的一种方式。
图片大师库布里克曾说:“理性只能带你到达一定边界,越过边界,你若还想前行,你需要诗意,你需要想象力。”
人生中看起来不那么好的事,思考之后的目标只有一个:自己如何把它转化为一件好事,转化为带给自己成长的事。
好多高尔夫高手与泰格·伍兹打高尔夫,最后一杆几码距离就是推不进,不是技术的原因,而是没有保持平常心,老想着这一杆推进去就打败世界冠军了,就可以得到巨大的荣誉。科学上发现,压力会扰乱我们调节情绪的神经化学系统,压力下,意志力还会很快消耗。为什么双方工作压力都很大的夫妻,更容易为鸡毛蒜皮的小事吵架?因为双方都没有剩余的意志力控制情绪。
正常人在压力和不确定性下的崩溃速度,快到无人能够想象。一个诚实的、有爱心的人,剥夺他们的基本必需品,我们很快就会得到一个无法辨认的怪物,会做任何事情来生存。在投资中,“别人恐惧时我贪婪”这句话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,因为人们低估了当市场崩溃时,他们的观点和目标会发生多大的变化。
你永远不知道一个运动员能有怎样的表现,除非你把他们放在最激烈的时刻,在实验室里无法模拟的现实世界条件下的压力、风险和激励。
钱穆在其《中国历代政治得失》中讲了明朝朱家子孙为何不上朝的原因。太祖朱元璋废宰相后,所有行政大权、事务与压力落到皇帝身上,而朱家后代皇帝都是深宫养大,没有太祖过人的精力处理如此庞大的朝政,只能让秘书即大学士代之。一天不上朝、三天不问政,自然跟不上、也不愿跟,最后在位不在朝、代代不上朝,明朝一年比一年衰退。人有多成熟,好像跟年龄有关。但是实际上,有些人一辈子不成熟。成熟是从“当家”开始的,需要一直在压力下做测试:一个团队,一个家庭,一个国家。你管所有的事情,你管每个人的吃喝,你承担所有的责任,你才能成长。
有人说,精神病人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出不来。其实,很多时候是他们没能调节好自己情绪里的压力、执念、失落、不甘,走向了极端。
顶级的投资人和基金经理,都能从容地面对压力,甚至有方法论卸载压力。高瓴公司曾做过一次全员的心理健康辅导。心理咨询师拿出心理压力测试一看,发现CEO张磊竟然是压力最小的人......
感性经不起理性的推敲,理性经不起感性的追问。
一个正常智商的人,只要能够不断总结经验,并具备学习能力,三次创业肯定能成功一次。俗话说,吃一堑,长一智。事实上,在吃一堑之后,如果不进行反思,也不会长一智。人性的认知,并不因年龄的增长而增长。如果没有自省和思考的能力,年纪越大内心垃圾越多,人性也就越愚昧固执。当你将时间持续地投入到反思中,你将获得更高的认知,更有效的行动,从而让自己始终处于不断迭代成长的过程中。
中国五千年历史,不缺撕心裂肺痛苦的人,也不缺手捧鲜花静默的人,更不缺坚强负重前行的人,而是缺认真反思的人。
桥水基金创始人瑞·达利欧在发现公司运营或策略上的根本错误时,会将问题记录在员工公共系统中,然后找时间跟主管们一起反思寻找解决方式。反思是个人改变很重要的一个环节,它是指每隔一段时间就回顾一下过去的得失,错过的机会,做错的决定,成功的经验,还有对未来的借鉴和指导。在这个周期成功的策略,在下个周期就可能失效。人的有限经验远远不如漫长的历史一样丰富多彩。市场足以在人类短短的一生中变化得不带重样儿。一个人如果善于总结历史、并且活学活用,或许可以通过排列组合各种因素,成功预测未来。
批判性思考,强调对信息进行审视和质疑,而不是下意识地接收。
批判性思考属于独立思考的一部分,独立思考又属于深度思考的一部分。法国哲学家和科学家笛卡尔认为,第一性原理用在批判性思考上就是指“系统性地怀疑你可能怀疑的一切事物,直到你获得无可置疑的真相”。
批判性思考训练,可以让一个平凡人变得很聪明。
达尔文能够取得这样的成就,主要是因为他的工作方式。这种方式有悖于所有人类列出的痛苦法则,而且还特别强调逆向思考:他总是致力于寻求证据来否定他已有的理论,无论他对这种理论有多么珍惜,无论这种理论是多么得之不易。
博尔赫斯说:宇宙(也有人把它叫作图书馆)是由数目不定的,也许是无限个六角形画廊组成的,在中心有巨大的通风管,周围有低矮的栅栏。
法国数学家、物理学家和宗教哲学家布莱兹·帕斯卡哀伤地写道:“宇宙通过空间囊括了我,吞没了我,使我犹如一个原子。”这种类似于“寄蜉蝣于天地,渺沧海之一粟”的哀思是文学、哲学和神学中普遍的主题,它们出现在许多祷词和圣歌中。我们体内的原子总数有“一穰”,大概是整个可见宇宙中恒星数量的一百万倍。在这个非常具体的意义上,可以说有一个宇宙栖居于我们内部。
世界很大,但我们并不小。
帕斯卡也从这种洞见中获得了宽慰。在他发出“宇宙通过空间囊括了我,吞没了我,使我犹如一个原子”的哀叹之后,他自我安慰地写道:“通过思想,我囊括了整个宇宙。”我们一生中能处理并“理解”大约1000亿幅不同的场景,我们心存的有意识的想法的数量可能远低于这个数字,但依然很多。例如,我们讲英语的平均速率大约为每秒两个单词。如果我们估计5个单词代表一个有意义的想法,那么人的一生的时间可以容纳10亿个想法。
伟大的思想者圣奥古斯丁曾清晰表达过一个哲思:“时间是什么?如果无人问起,我心知肚明。如果要向问我的人解释,我却一片茫然。”
死亡并不深刻,风一吹,就消散在时间里了。
【恭喜你:能读完这无图的5000字,代表你的思考并未曾懈怠。请保持之,加油!!!】
END
——————PONG CHONG ——————
排版 / 蟠桃